转载自大众食局
作者 黄晴晴

当越来越多的精致餐饮登上舞台,同质化势必会出现,之前国际化食材遍布,来取自如,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本土化食材被看到,被使用,被重视,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系统。
在这一系统下,国内本土食材除了被看见和使用之外,优化系统中展现了国产食材的优势。而野生两个字根据中国政策的变化,有了更多限制,于是野生食材养殖成为新趋势。
前几天,恰逢南京云几的新店云几·千字文人文茶馆开业。立足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云几,一直以来,均以“重拾江南生活之美”为主张,探索茶餐融合,追求江南本色,追寻南京本味。此次云几茶宴以“秋声雅集”为名,有六百年江南风韵的昆曲之美,有茶香氤氲的江南茶艺之美,当然更有以大黄食为主打食材的江南料理之况味。

1
重拾江南生活之美
南京云几的发展模式其实很有意思,往根本上说,是用文化艺术和当代休闲商业产业相组合。
因此“重拾江南生活之美”在云几并不是一句空话、一张表皮,而是深入骨髓的云几DNA,这种基因除了在云几一个一个的人文茶空间中随处可见,云几旗下的诸多TEA HOUSE、度假酒店、博物馆、度假区,无一不在践行此理。

云几除却拥有茶文化空间,还有度假村以及餐饮,而从茶文化空间延展到餐饮中,将其血脉中品味渗透到餐厅的文化内里。

每一间包房都有精挑细选的书,关于南京的甚多,根植在金陵沃土的文化基因,将其出品也充满文人雅士之风,比如当天晚宴的整套菜单设计和昆剧现场演绎。

江苏省昆剧院第五代新秀演绎《牡丹亭·游园惊梦》选段,“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一梦六百年。

以“自在”开前菜,穿插“臻味”,秋韵汤品和秋声主菜,秋实收尾,处处彰显风雅。比如佛跳墙称之为“佛闻弃禅跳墙来”,糟骨头黄鱼唤做“蒸鱼醉骨鉴露白”,如此等等,突然感慨,风雅名字比直白有时候更打动人啊,矫情的恰到好处也是美的。
2
而一场品鉴晚宴的起伏,穿插其中的便是这条来自台州的黄鱼。

潮汕低温黄鱼
从潮汕经典菜中提取精髓,将中鹿岛黄鱼,鱼肉拆骨,腌制后加入三片西班牙火腿片,放入真空袋,在恒温70℃的水中低温慢煮,最后佐以潮汕豆酱,鱼皮滑嫩,鱼皮与鱼肉中保留饱满胶质感。

中鹿岛黄鱼刺身
这是一条可以刺身级别的鱼。刺身最考究厨师的是刀功,起肉、切片、上盘、配料,功夫稍有差池都会产生口感偏差。

家烧黄鱼佛跳墙
鱼头佛跳墙是云几的招牌菜,将鲍鱼、黄玉参、黄鱼胶以葱烧的方式,出锅前淋入陈师傅秘制葱油,趁热,黄鱼胶的粘糯质地与鲍鱼弹糯融汇,下饭一绝。

酒糟骨头蒸黄鱼
糟骨头原是浙江宁波一带独有的风味,近年江浙沪奉为潮流,做的尤为出彩,将生的猪软骨剁碎后,加入酒糟及大量食盐密封发酵而成,这道菜搭配中鹿岛黄鱼,提取二者双倍鲜美,兼具糟香肉鲜。
以上来自一条很野的鱼。这条鱼最近很有来头,先捋一捋这条鱼的来历。
3
一条来自台州中鹿岛的黄鱼
中鹿岛海域位于由群岛环绕形成天然海湾,自古是东海大黄鱼野生种群栖息地以及南北自然洄游的通道,为国家海洋一类水质。
浙江沿岸上升流与台湾暖流在中鹿岛交汇,带来丰富天然饵料,湾内三个天然盆地通过潮汐形成水体往复运动,使得海水溶氧量始终保持在高水准,为大黄鱼的自然生长带来充足且完整的食物链。

水温在8.1摄氏度-28.8摄氏度之间,是大黄鱼的天然越冬场。海水盐度保持在28.9‰-34.5‰之间,也是大黄鱼生长的黄金盐度,促进高品质肉质的长成。天然饵料、适宜水温、完美盐度三大要素,让中鹿岛成为大黄鱼天然生长的自在海域。

为了保护中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2017看开始,休渔期又增加了一个月,所以作为没有休渔期,依然保持大黄鱼稳定供应的海上牧场,成为餐饮企业稳定货源的保障。

4
大黄鱼的洄游和渔汛
春季中国沿岸水温增高,鱼群从越冬场游向沿岸河口附近的浅海区生殖。东海北部、中部群的越冬海区江外、舟外越冬场、浙闽近海越冬场、大沙和沙外越冬场。

亲鱼于四月中、下旬结成大群,从深水越冬区向西洄游进入吕泗洋、岱衢洋、大戢洋等产卵场。产卵期为5~6月。亲鱼产卵后分散在岛屿与河口一带海区索饵肥育。
9月还有较小鱼群到江苏、浙江近岸产卵,形成秋汛。秋末冬初沿岸水温下降,大黄鱼返回越冬海区。闽、粤东群的北部群体主要在闽东渔场产卵,一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入东引渔场产卵。
5
野生大黄鱼也分“家族”
历史上,我国沿海存在3个大黄鱼地理族群,它们在形态、寿命、种群结构和资源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

“分布在雷州半岛以东的硇洲族大黄鱼寿命最短(雌鱼9龄、雄鱼8龄),种群结构最简单,数量最少。分布在浙江和江苏南部沿海的岱衢族寿命最长(雌鱼19-30龄、雄鱼15-25龄),种群结构最复杂,数量最多。分布在福建、广东沿海的闽—粤东族则介于两者之间。”

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西族大黄鱼相比较,前者在体色、体型、营养价值和风味方面占有优势,在南方越冬的闽-粤西大黄鱼生活的海水温度偏高,其特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偏少,北方的岱衢族大黄鱼则相对高一些。

6
为什么大家都爱吃大黄鱼?
到底为什么大黄鱼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度呢?除却物以稀为贵的因素之外,更应该是大黄鱼本身的肉质鲜嫩,黄鱼洄游之后脂肪丰厚,所有食材无不以稀缺居高。

尤其渔获,比如鲥鱼、刀鱼,烹饪方式和饮食习惯加持了此类食材的供需关系,比如每年春天一到,刀鱼鲥鱼天价也有人尝鲜 ,奇货可居,但更多还是市场经济催生的结果,比如精致餐饮的发展,将鲜货尖儿货保留鲜美且处理得当者,餐厅得以在生存法则和丛林中保留且形成圈层意识,获得掌声和效益,最终掐尖儿的食客将其扩展为饮食文化。

台州宁波温州的餐厅,如果没有一条大黄鱼的介入,恐怕不能成为高规格筵席,据说温州地区尤甚,婚宴现场往往两条大黄鱼坐镇,才能镇得住场子,给足面子。


所以台州宁波舟山温州一带成为一级货源最优选择圈,还未等出省,就被抢购一空,剩下第二梯队的货源,谁抢到谁赚到,这又是一条丛林法则。
于是,催生了更多的黄鱼生态链,也希望这条生态链持续健康,整个餐饮行业也会做到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