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陆家嘴金融网
上海,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
沙船,曾是上海航运所依赖的商船。
上海市徽上的沙船和螺旋桨,诉说着航海与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渊源。
康熙五十四年,上海的沙船业主集资,在今天的董家渡核心区域建造了商船会馆,搭建起沙船业管理、议事的平台。
商船会馆,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原馆长潘君祥表示,搞运输、搞物资交流的,就住在黄浦江边上,那里上下船的人最多,装卸的货物也最多,商船会馆的一些大户都集中在黄浦江边,董家渡是他们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的航行的力量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的力量足以影响地区的商业的发展,足以影响地区的金融,足以影响地区的农业生产,足以影响地区的手工业生产。
有了航运和商贸,就有了人气。董家渡的商业氛围与烟火气息,随时间流转发酵成独特的人文底蕴。
漫长的时光中,商船会馆遭遇风霜剥蚀,变得破败不堪。1987年,它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绿地集团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2020年,修缮后的商船会馆首次对外开放。
潘君祥认为,绿地集团的行动符合市民的盼望,工作做的是比较好的,把以前破破烂烂的商船会馆修缮一新,将来为我们展示上海沙船的历史,展示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这不仅仅是上海文化地标,也是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重要历史见证。
今天的董家渡,是外滩金融集聚带上的重要一极,是南外滩的内核。
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正陆续入驻绿地外滩中心,构筑起董家渡的崭新天际线。
从商船会馆走向绿地外滩中心,从航运走向金融,董家渡将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地之一,托起更广阔的未来。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