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蓝色“鱼仓”,探索大黄鱼牧养模式
一、基本概况
在玉环市大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中鹿岛海洋牧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渔业转型发展新路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秉承资源养护和合理开发的宗旨,以中鹿岛海域为依托,将“牧养场”建在海当中,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全力打造蓝海养殖渔业综合体,推进实现“渔村美丽、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中鹿岛大黄鱼牧养基地自2017年创建以来,逐步形成集海洋牧场生态养护、自然苗种人工选育、大围网牧养大黄鱼、直销配送加工和休闲渔业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模式,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审批海域养殖面积2800亩。目前,已建成牧养基地放养区300亩,投放原种大黄鱼200万尾以上,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推行SGS鲜控溯源认证体系管理,建立大黄鱼卡券销售模式,实现即时兑换、即时捕捞、即时到家,确保鱼的鲜美度。同时,公司除大批招录转产转业渔民就业和吸纳相关大专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外,还与当地渔区携手共同拓展产业空间,引领玉环渔民从捕捞转向养殖、从个体单干转向集成化共创共富,彻底打响玉环“东海鱼仓”产业品牌。
二、做法成效
(一)业态迭代,创新渔业牧场模式。依托自然饵料丰富的优越禀赋,不投喂人工饲料,稳定牧养区的优质水环境,以超大型围网技术、桩网连接技术、智能物联网全程实时监控技术,突破传统网箱无法抵御极端性台风天气的难题,实现“不再靠天吃饭”的新型生态渔业,建成亚洲领先的大黄鱼海洋野生牧场。

目前,一期工程300亩牧场创新实行分仓科学化管理,可抵御赤潮及大型飘流物的侵袭,逐步恢复中鹿岛海洋野生大黄鱼种群。
(二)渔旅融合,打造绿岛蓝湾“名片”。联合政府平台深入开展当地渔民的转产转业、项目投资开发、品牌文化宣传、休闲旅游建设、等多领域务实合作,开辟游钓业、休闲渔业等滨海旅游活动,签订渔民转产转业共创共富协议,有效促进渔民增收。目前,由省海洋基金、玉环金融控股、华海商贸共同发起组建玉环市玉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股权形式投资中鹿岛公司,投资规模达1亿元。
(三)供销一体,升级一体化产业链。启动渔业养殖综合体运营模式,以“互联网+”智慧渔业管理模式,实行鲜控溯源,进驻淘宝、京东网等电商平台,强化第三方物流合作,以卡券兑换体系作为载体,并通过中鹿岛微信小程序即可即时兑换、即时捕捞、即时到家,售价每斤在千元左右,实现一站式冷链物流直达。
三、经验启示
(一)践行“两山”理念是破解渔业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关键。对于渔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掌握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修复的平衡点,构建绿色生态渔业。玉环中鹿岛渔业综合体正是将大黄鱼进行仿野生科学海水养殖,补充玉环海域所缺乏的渔业资源,完善生物链循环和海洋生态环境,才能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贯通“虚实”平台是打通水产品销售内循环的重点。商品流通了才有价值,水产品内销市场难题之一是构建全国化的营销网络,渠道化销售让大量的竞争产品拥挤在同一渠道管路上,渠道商出于压价或反控厂家的需求,而导致渔民利益受损。中鹿岛线上以“互联网+”产融结合模式,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抢占渔业电商发展先机,线下以上海为核心,布局全国版图,分别在北京、浙江、河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建立了办事处。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陆续完成覆盖全国100个电商平台、500家特许经营店、1000名城市合伙人、3000家高端餐饮会所的目标,实现全渠道全平台贯通,增润水产品利润空间。

(三)打造“国鱼”品牌是推动兴渔富民产业升级的根本。创建特色国家级渔业品牌,可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实现价格翻倍。中鹿岛渔业综合体从传统养殖走向现代化转型,与打造大黄鱼品牌密不可分,通过智能物联网、原生态放养、海洋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创新,使大黄鱼品质进一步提升。2020年,产品首次进入上海国际进博会,并参加深圳国际餐饮食材博览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2022年入选冬奥赛事会场崇礼太子城指定黄鱼产品、被评为无公害水产品。
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 2022年9月